示范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示范区动态

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动态(2025年8月)

发布时间:2025-09-01   文章来源: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促进中心


前沿之声

 

回归建交初心,中韩关系方能行稳致远

来源:8月25日《环球时报》社评

 

2025年8月24日是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以韩国前国会议长朴炳锡为团长的特使团即日起访华,并将转交韩国总统李在明致中国领导人的亲笔信。9月3日,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韩媒认为,这些安排凸显李在明政府对中韩关系的高度重视。

中韩关系的长足发展,根植于双方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战略利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朝鲜半岛人民在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凝结成了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从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到西安光复军驻地,共同的历史记忆,构成了中韩关系的历史纽带,决定了双方在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历史正义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拥有天然的共同立场。从现实层面看,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和东北亚的长治久安,符合中韩两国共同战略利益。在推动半岛告别停战体制、建立永久和平机制的进程中,中韩是天然的同路人。反对半岛生战生乱,推动政治解决矛盾分歧,防止局势升级失控,是双方不可推卸的共同责任。

中韩建交33年,赶上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时代大潮,两国通过经贸合作,共同塑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格局和命运共同体。中国连续多年稳居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地位,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嵌合。从半导体、汽车到文化旅游,双方的合作早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生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深入实施,以及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持续推进,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更为东北亚经济的深度融合描绘了广阔前景。

中韩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中韩关系的基础不仅体现在经济和安全领域,更在于深厚的人文交流。这些年来,从中国游客流行去首尔明洞、南山等韩剧取景地“打卡”,到韩国年轻人追捧“去上海过周末”,两国人民在常来常往中增进了理解与友谊。继去年11月中国政府决定允许韩国公民免签入境并停留15天后,韩国政府也宣布自9月29日至明年6月30日对中国团体游客实行免签入境政策。社交媒体上,不少韩国博主自发分享在华旅行的见闻,成为“China Travel”热潮的有力推动者。这种民间交流为两国关系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过去几年,中韩关系一度陷入建交以来的低谷。尹锡悦政府时期,韩国外交政策出现明显转向,在地区事务和一些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敏感问题上,采取了与前任政府不同的立场,导致两国间政治互信受到严重侵蚀,双边关系遭遇寒流。究其根源,既有外部势力的结构性影响,也有韩方自身对华认知的偏差。部分政客盲目配合域外势力搞阵营对抗,甚至不惜以牺牲中韩关系为代价谋取战略投机,这不仅违背韩国自身利益,更极大加剧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也深深地伤害了两国的民意基础。

韩国新政府上台后,多次作出重视对华关系的积极表态,中韩关系迎来了改善发展的新契机。中韩两国社会制度、发展情况不同,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双方要始终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韩关系基于双方共同利益,利好两国人民,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应受制于任何第三方。一个战略自主的韩国,才能赢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真正尊重,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游刃有余,扮演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角色。

33年前,中韩两国老一辈领导人超越意识形态分歧,作出建交的重大战略决断,打破了东北亚冷战坚冰,为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开启创造了条件。此后中韩关系的长足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决断的正确性。中韩是搬不走的邻居,期待韩国新政府能够展现出政治智慧和战略远见,回归建交初心,推动双边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示范区动态

 

1.“好运山东”威海之夏・中韩青少年足球文化节圆满落幕

7月29日,“好运山东”威海之夏・中韩青少年足球文化节暨第二届“刘公岛杯”中韩足球邀请赛在威・至海港湾举办。来自韩国首尔、群山及我国威海、苏州、青岛等多地青少年足球队以球会友、同场竞技。此次活动搭建了中韩体育文化交流平台,为持续深化两国青少年友谊与合作注入新动力。

  

2.威海青少年赴韩参加国际寄宿交流活动

7月23日至30日,我市组织世昌中学8名学生赴韩参加“第21届富川国际青少年家庭寄宿交流活动”。期间,学生体验韩国语言、K-POP舞蹈、传统陶艺及韩服等文化项目,深入参访当地博物馆,并与结对伙伴家庭共同生活,深化了跨国友谊与文化互信。

  

3.威海市代表团参加第八届中国(山东)—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

8月1日,第八届中国(山东)—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首尔举办。山东省副省长陈平、中国驻韩大使戴兵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部长助理朴钟元等嘉宾出席并致辞。威海市组织有关区市、企业参会并作康养旅游专题推介,大世汽车贸易总部、中韩跨境电商大件仓储物流等2个项目现场签约。

  

4.威海市艺术家赴韩参加第四届韩中日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展相关活动

8月1日至5日,由韩国瑞山市安坚纪念事业会、中国威海市艺文斋美术馆、日本北海道美术画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韩中日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展在韩国忠清南道瑞山市举行。此次联展共展出三国艺术家创作的150余件作品,200余位韩国政界领导、各国文化艺术界领军人物、艺术家等参加开幕式。

 

5.韩国仁川大学来威开展留学生培养合作交流

8月初,韩国仁川大学代表团到访恒德国际公司,双方围绕留学生培养展开深度磋商,为两校学子搭建更畅通的留学通道,为中韩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开辟新路径。                                                      

 

6.出口韩国汽车配件认证中心落户综保区

8月12日,出口韩国汽车配件认证中心在综保区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将依托综保区功能政策优势,联合韩方机构构建涵盖汽车零部件、日用品等多品类全球认证服务体系,实现认证、存储、出口一体化运作,显著提升跨境贸易效率。

 

7.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航行活动在威海举行

8月6日至13日,由韩国仁川帆船俱乐部主办、仁川市帆船协会赞助、威海市帆船协会承办的“2025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航行活动”举行。韩国仁川“Hermes”号帆船经两天航行抵达威海,开展体育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威海、仁川两地传统友谊,为区域体育合作注入新动力。

 

 

月读韩国

 

1.韩国9月29日起对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政策

8月6日,韩政府宣布将从今年9月29日至明年6月30日对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入境政策。此举是对中国去年对韩游客试行免签的相应措施。同时将放宽国际会议入境快速通道标准,优化医疗旅游评价体系,以吸引更多外国游客。

   

2.大韩航空与中国携程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韩国大韩航空与中国携程集团于8月7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同开拓中国旅游市场。双方将合作运营大韩航空在携程官网的官方旗舰店,开发包含机票在内的特色旅游产品。

   

3.现代氢能汽车上半年市占率居全球第一

韩国市场调研机构8月8日发布数据称,2024年上半年全球氢能汽车总销量为4102辆,同比下降27.2%。现代汽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NEXO”和巴士“ELEC CITY”售出1252辆,销量减少31.9%,但仍以30.5%的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按国家和地区看,中国在全球市场销量中占比49.7%,位居第一。

   

4.第四届中日韩农业部长会议在仁川举行

8月11日,第四届中日韩农业部长会议时隔七年在韩国仁川重启。三国农业部长就粮食安全、动物疫病防控、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农业文化遗产合作等六大议题展开讨论,一致同意应对气候变化、供应链不稳定等共同挑战。会议决定推动智慧农业、碳中和农业及青年人才培养等互补性合作,并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将定期举行部长级会议以促进机制化。

   

5.2025年中韩渔业执法工作会谈举行

中国海警局与韩国海洋水产部12日宣布,在近期举行的渔业执法工作会谈中达成共识,将加强合作打击非法捕捞,规范两国渔业协定水域作业秩序。

   

6.韩中青年人工智能论坛在光州举行

8月20日,“光州人工智能韩中青年论坛”在韩国光州市举行,旨在促进两国青年在AI领域的交流。中韩双方高校及企业代表围绕“青年与AI的未来”展开主题演讲和讨论,强调通过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7.韩政府发布经济增长战略:推AI转型与超创新型经济

韩国政府于8月22日发布“新政府经济增长战略”,计划以“人工智能大转型”和“超创新型经济”为核心,推动企业主导的“三十大技术领先项目”。未来五年,政府将在财政、税制、监管及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政府将设立规模超100万亿韩元的“国民增长基金”,重点支持AI及未来战略产业发展。

   

8.韩国健康与美容节在北京举办

韩国观光公社于8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办“2025韩国健康与美容节”,旨在吸引中国游客赴韩旅游。活动融合健康与美容主题,包括商务洽谈和消费者体验环节。共有中韩两国300多家企业参与,达成对接866次,签署127项协议,金额约723万元人民币。

   

9.韩国忠清南道上海代表处正式挂牌成立

8月25日,韩国忠清南道政府在中国上海设立经济振兴院代表处,以支持忠清南道企业开拓中国市场。该机构将提供商务对接、出口支持、市场信息及招商引资等服务。忠清南道知事金泰钦表示,将以此为基础加强产业投资及文化、旅游等多领域交流。

   

10.李在明:韩不能再走“安美经中”路线

韩国总统李在明25日于华盛顿智库CSIS演讲时表示,韩国不能再延续以往“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路线。他指出,随着美国加强对华遏制及全球供应链重组,韩方须在美国政策框架内做出判断和行动。李在明同时强调,中美之间存在竞争但也存在合作,而中韩两国地理相近,韩方将致力于妥善处理双边问题,维护好对华关系。

   

11.韩总统特使团在华访问强化沟通

韩国前国会议长朴炳锡8月24日至27日率领特使团访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当日在北京会见朴炳锡特使。25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北京会见朴炳锡特使。26日,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分别在北京会见朴炳锡特使。韩媒认为,此次访问体现出韩国新政府在强调韩美同盟的同时,也向外界传递将积极管控并重视中韩关系的立场。

 

12.韩时装公司MUSINSA携手安踏在华成立合资公司

韩国时尚企业MUSINSA于8月27日宣布,将与中国安踏集团共同在华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 China”,携手深耕中国市场。该合资公司由MUSINSA持股60%,安踏持股40%,计划于9月经批准后设立。MUSINSA拟今年在中国上海等地开设2-3家门店,明年年初进军日本市场,并计划至2030年在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多国设立实体店。

   

13.三星电子上半年对华对美销售一减一增

三星电子上半年对华出口额为28.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89亿元),同比减少11%,主要受半导体等移动终端产品需求下滑影响。同期对美出口额达33.5万亿韩元,反超中国。分析指出,对华销售减少源于中国经济复苏放缓、本土竞争加剧及美国对华技术限制,而对美增长则得益于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投资扩大。

 

 

他山之石

 

海南:允许外国公司设立非法人企业从事报关业务

为进一步推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开放举措落地实施,海关总署创新优化外国公司办理海关报关企业备案方式,外国公司无需在中国设立法人企业,经备案后即可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从事报关业务。

具体办理流程:外国公司需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外国(地区)企业”,且登记经营场所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内。取得经营主体资格后,外国公司可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等渠道向海关提交报关企业备案申请,符合要求的,海关将依规办理备案。

该利好举措取消了在中国境外设立的经营主体以及境外个人从事报关业务的限制,有利于扩大专业服务业对外开放。今后,境外服务提供者可以通过跨境的方式向海南自贸港内的主体提供报关服务,而不必在我国境内设立法人企业,提高了境外报关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自由度,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